經過各種檢查確定飛機達到適航標準後,飛行員終於可以坐在駕駛席上開始進行操縱了,首先要完成飛行前程序,不過這之前還是看一下駕駛艙的內部吧。
波音747-400的駕駛艙頂置面板,電子飛行儀器系統EFIS(Electronic flight instrument system),操縱裝置:
駕駛艙一般來說有2個座位,左邊為機長席,右邊為副駕駛席。另外還有2個可以摺疊的為了deadhead(免費乘客)用的座位,即Jump Seat,用於訓練,審查或者搭車等內部使用。
頂置面板Overhead Panel上面布滿了各種電門開關,主要用途有發動機,APU,燃油,各種航行燈,空調,氧氣控制等等,下面的EFIS儀器系統包括:
支 持 本 站: 捐贈伺服器等運維費用,需要您的支持!
MCP(Mode Control Panel),儀器盤上部的細長面板,主要用來控制自動駕駛儀,飛行員用上面的各種旋鈕和按鍵設置好高度航向速度後,計算機就會自動控制飛機完成各種姿態調整。在航班飛行過程中飛行員要頻繁地操作MCP;
EICAS(Engine-Indicating and Crew-Alerting System ),發動機顯示和組員警告系統,儀器板中間的螢幕,顯示飛機發動機和其他系統運轉情況的綜合顯示系統,如發動機每分鐘轉速、溫度、燃油容量,油壓,液壓系統、氣動系統、電子系統、除冰系統,起落架和襟翼等操控面等;
ND (Navigation Display),導航顯示器,位於EICAS的兩側,機長和副駕駛員擁有各自的ND,用來顯示通過CDU輸入好的航路和導航點等導航資訊;
PFD(Primary Flight Display ),主飛行顯示器,也是兩個,機長和副駕駛員擁有各自的PFD,主要顯示飛機的姿態,速度,高度,方位等飛行方面的資訊,還有通過MCP設定的自動駕駛儀的模式資訊也在PFD中顯示;
多功能顯示器(MFD),顯示EICAS以外地數據,或者也可以作為其他儀器的備份顯示,
備用儀器,位於EICAS和機長的ND之間,提供飛行姿態速度高度等資訊,當PDF故障時為飛行員提供一份保障;
(手頭沒有747的照片,使用下737-800的,感謝Dreamliner提供給本站使用)
控制裝置:
操縱杆,這個一看就知道,主要控制飛機的上下俯仰(水平尾翼)和左右橫滾(副翼,向左拐彎時左側副翼升起,右側放下,於是右翼升力大於左翼,右翼抬高左翼地下,飛機向左側轉彎)姿態;
腳舵Rudder,控制位於尾翼上的方向舵進行偏移量操縱;
減速板Speed Break,打開減速板;
無線電Radio Control,無線電通信的頻率設置等;
推力手柄Trust Lever,控制發動機油門;
起落架Langding Gear,控制起落架收起還是放下;
襟翼Flap,增加升力,使飛機在起飛降落時即使低速也不會失速。襟翼是位於機翼邊緣部分的一種翼面形可動裝置,襟翼可裝在機翼後緣或前緣,可向下偏轉或(和)向後(前)滑動,一般在起飛時襟翼放下5-10度,降落時放下30度。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飛行前程序,由機長和副駕駛分工執行,
機長執行的是燈光的測試,EFIS控制面板的設置,包括高度表,氣壓高度等,MCP的初始設置,氧氣裝置的測試,時鐘設置,飛行儀器無故障顯示,MCP空白設置,備用儀器的檢查,減速板/推力手柄/襟翼手柄設置,無線電導航設置等等。副駕駛員向CDU里輸入好的各種數據的檢查也是非常終於的。
副駕駛員執行的有各種飛行控制/導航/燃油麵板電門的檢查,設置各種電源(座艙,旅客座位,廚房,備用電源,娛樂設備等)開關,火警和過熱保護設置,啟動APU,座艙增壓設置,各種燈光,EFIS控制面板設置,氧氣設備設置,飛行儀器檢查,起落架設置,自動剎車設置,發動機儀器檢查,無線電導航設置等等。
這個階段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關好液壓泵和襟翼,因為此時如果不小心誤動作,會把仍在地面工作的機務人員弄傷的。機場通播里的離場飛航管制用的頻率也預先設好,象羽田這樣的大機場在起飛後塔台移交到離場時一般不會說頻率的,所以要預先查好。
總之通過這個飛行前程序,把飛機的各個裝置設置到能夠安全地起動發動機/起飛/爬升/巡航等狀態,與此同時乘客也都登機完畢,貨物也裝載完畢,各個艙門全部關好。飛機的重量和重心位置數據通過ACARS無線電裝置傳到駕駛艙,飛行員檢查該數據無誤後輸入至FMS ,由計算機算出V1等起飛數據。乘務員也報告了乘客數和客艙內準備完畢。
上圖拍攝於東京羽田國際機場展望台,可以看到兩名波音787-8的飛行員正在執行飛行前程序。
下圖為駕駛艙內的Cookpit檢查單,虛線以上的部分在這個階段需要全部完成。
這時的時間離出發離開登機口只有5分鐘了。
Prev: 1.7 CDU設置詳解
TOC: 目錄
Next: 2.1 出發前5分鐘
完
支 持 本 站: 捐贈伺服器等運維費用,需要您的支持!
留言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