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行流水帳

支 持 本 站: 捐贈伺服器等運維費用,需要您的支持!

注: 本文所有照片都由作者拍攝. 沒有徵得允許不得轉載。

20xx年2月14日,第一次踏上去往印度的出差旅程。1月31日去簽證中心半手續,2月13日下午拿到簽證,第二天就出發,一切都安排的很緊張。出差預定一個星期,周二14日由成田出發直達德里,下個周二21日凌晨1點半的飛機離開德里轉經香港回成田。

2月14日
早上6點起床,因為下雨,老婆開車送我到JR車站,順利坐上7點8分的大船開出的JR成田特快。到機場後和同事匯合,各種手續一切順利,登上日本航空公司的JL749航班,預定11:25起飛。本次航班採用Boeing 777-200ER機型,機體編號JA711J,座位為Seat 48J ,右側3列中間席。


JL749航班

自己右手是個印度人剛起飛就打起呼嚕,左手的白人德國中年女性也早早睡去。自己睡意全無,翻看機內雜誌,正好有一篇介紹印度的世界遺產的文章學習學習,還有介紹一個法國畫家的文章也挺有意思。

起飛後飛機一直向西南飛去,很平穩,基本也沒有轉彎。因為下雨,外面什麼也看不見,隨著飛機不斷爬升一片藍天終於出現頭頂,把陰雲踩於腳下( 12:05)。安全帶解除信號時是12:09,以後濱松西側通過時間為12:25。到大阪 附近12:41,好像頂風,對地速度只有666km/h。到神戶附近有些搖 12:46,然後機長開始播音 (12:59 ),說飛行路線要經過上海和昆明。氣流不穩定一直又持續了一會兒(13:03),乘務員開始送飯,不知為什麼覺得客服的化妝有印度女性感覺。旁邊印度人點的素食是咖喱。松山附近為13:06,高度28000英尺。午飯點的是日式套餐,有米飯雞肉漬物蕎麥麵,味道還行吧。這之後福岡 13:25,長崎 13:33,送來飯後的哈根達斯冰淇淋 13:49,飛機漸漸飛離日本。

機內午餐

14:40 左右到達上海,15:15 過了南京,有些睏了睡了會,然後是15:56 左右經過武漢,此時對地速度還是慢,只有646km/h,後來到17:15 左右過貴陽 ,速度才達到711km/h,果然是一路頂風。然後17:50 昆明,18:20 左右以11580米 38000英尺 的高度和481mph 775km/h 的速度飛出了中國國境。
18:40 マンダレイ,19:30 達卡,最終於日本時間21:37 ,當地時間18:07到達德里機場。

機內晚餐

對德里機場印象還行,挺大的,也挺現代和乾淨,有些北京航站樓T3的感覺,裝飾也沒有太大的印度特色。出關手續也挺順利,海關人員就是蓋蓋章,連一個問題都沒問就完了,我還挺意外。

出機場就看到酒店的接機人員,一個西服筆挺像個經理,一個標準服務生的套裝是司機。對了這次訂的酒店被評為去年世界旅遊大獎亞洲第一名,是當地的最高級的酒店,我很是期待。接客人員彬彬有禮,服務甚佳。

到酒店路上約花了25分鐘,看路上跑的汽車有奔馳寶馬,也有豐田本田,也有本地的塔塔車,還有比較破破爛爛的公共汽車和大卡車。總的感覺汽車量很多,德里看上去還是個大都市嘛。但是開車的秩序是跟日本美國沒法比,亂亂的感覺象極北京。到一個收費站前就看不到線了,所有車都擠到一起,比北京還亂。

到酒店大門後要安檢,所有大包小包都要過檢測門。後來才知道不光酒店,進入購物中心,公司,公園,博物館等都要安檢的。

酒店果然豪華,仿佛一個穆斯林式宮殿,客房為兩層小樓,而水池的面積要占近一半面積。四個清真寺式建築形成大門和餐廳,晚上燈光打在水池上盡顯異域氣氛,真是牛。

放下行李時間還早,於是和同事到大堂的酒吧喝酒,當地的kingfisher牌子的啤酒還不錯的,每個人灌下3、4瓶到11點才回房間休息。

2月15日

8點去吃飯,餐廳設計成清真寺建築,圓頂,天井有5、6層樓高,豪華啊。早餐為自助餐,西式日式印式料理都有但以西式為主,飲料水果甜點也應有盡有,侍應生有小20人,不斷給添上咖啡,看餐具用過一會兒就給換上新刀叉,真是殷勤,俺都有些當貴族的感覺了,呵呵。




10點從酒店出發去某公司,印度這邊的日本同事已經給我們包了輛車,一周內隨便使用,有什麼事給司機打電話就是。

上了路仔細打量左右風景,發現印度還是基礎設施差,路上坑坑窪窪,紅綠燈也少,路邊建築物也是破破爛爛,垃圾多,很多地方真像是廢墟。路邊窮人也多,堵車時馬上就有衣衫襤褸的婦女小孩或老人上來敲車窗要錢。坐在車裡望著窗外,有一種很不現實的感覺,這車窗好像把自己和一個真實的印度隔離開,自己不過是一個看客身份而已。

豪華酒店和外面就是兩個世界,反差巨大,這提醒我印度還是個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而且貧富懸殊。

到某公司後進入漂亮的大樓,仿佛從一個落後世界一下又跳回原來那個豪華世界,這變化如此之快還讓我暫時不太適應。

這一天的工作不太順利,回到酒店後又一邊喝酒一邊開會討論到很晚。

2月16日

會議有些進展,達成一些妥協。

晚上約一個同事的朋友一起外出吃飯。這個朋友在索尼的專業影像器材部門,被派到印度快一年了。我們到一個漂亮的mall裡面的酒吧吃飯,聊天喝酒又到老晚,辛苦司機了。

2月17日

會議繼續討論一些細節問題,基本沒有大的問題。

對外面的印度已經有些適應了,或者說有些麻木了。

這裡路上汽車很多,外國名牌新車也有不少,非常破舊的老爺車,比如也很多。三輪機動車很多,貌似廉價計程車。摩托車也很多。交通秩序有些象國內的感覺,尤其是高峰期無數車擠在一起的時候讓我想起北京四環路。幾條大路質量還不錯,但一拐入支路,顛簸的土路上,與隨便穿行的行人一起前進,根本開不起來。

空氣污染可能比北京稍好一些,但天也是灰濛濛的感覺。
新建的漂亮的大廈和象平民窟一樣破爛的房子連在一起,落差極大。
訪問的公司旁邊就是一個mall,裡面匯集了國際名牌店,裝潢美麗,嶄新建築讓你有身處美國mall的感覺。

晚上和幾個同事去一家五星級酒店裡的高級印度餐廳吃飯,吃的極飽,也幹掉不少啤酒葡萄酒。

2月18日

早上6點天還黑著,就開始了世界遺產之旅---去看阿格拉的泰姬陵(Taj Mahal )和阿格拉堡(Agra Fort)。因為據說單程要4個多小時,所以打算早去早回。

阿格拉的名字來源於Agrabana森林,位於新德里南部偏東,離德里有200多公里。公元16世紀和17世紀初,阿格拉是印度莫臥爾王朝的首都所在地,其間在位的幾位皇帝對建築工程都有非常狂熱,因此留下大量建築傑作,精美的陵墓、雄偉的城堡和皇宮,是它作為帝王之都的輝煌歷史的生動記錄。雖然1634年的遷都德里結束了它作為政治中心的使命,但留在這裡的建築藝術和歷史故事仍使它成為前往印度的外國遊客必游之地。尤其是被列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泰姬陵,讓阿格拉充滿浪漫和憂傷的韻味。

出發一個小時,汽車行駛在鄉間,突然看到一輪紅日正在升起,趕快讓司機停車,抱相機拍下這一瞬間美景。

一路之上兩側景色竟是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農村,莊稼地,空氣中的土氣味,朝霧中的農舍,都讓我聯想中國來。這兩個國家還真是很多地方很相似的。

當然印度特色也有很多。比如一如既往的要飯的多;大卡車多用鮮艷顏色圖畫各種圖案;公共汽車人滿為患,後部有人只能站在車外面用手牢牢抓著什麼東西才行;還有很多人就坐在某種載人卡車裡,擠得滿滿的;路邊時不時閃過一個寺廟;販賣一些粗糙的讓人毫無購買慾的紀念品等等。


10點終於進入阿格拉市內,經過輕度交通堵塞之後順利到達泰姬陵。

泰姬陵是一座由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臥兒皇帝沙賈汗(Shah Jahan)為紀念他心愛的妃子於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亞穆納河邊修建的。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藝術的瑰寶奇葩,是世界遺產中令世人讚嘆的經典傑作之一。


阿格拉亞穆納河裡行走的小孩兒

泰姬陵門票面向外國人的價格為750盧比,而面向本國人的只有幾十盧比。不過貴也有貴的好處,發給你一瓶飲料和一個鞋套,因為進入陵墓裡面是要用鞋套或者脫鞋的。還有可以免費乘坐電動車(從賣票處到入口有一公里),還有排隊時使用外國人專用線,可以節約不少時間(印度人的隊列一直是長長的)。

泰姬陵的南大門是用紅砂岩建成,前後各有11個小圓頂,據說是代表建造所花的時間即22年。

從東門檢票口看大門

南大門正面

大門門洞裡看泰姬陵主建築-陵寢,這座潔白晶瑩、玲瓏剔透的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宮殿就是人們熟識的泰姬陵,人們譽它為印度的驕傲,稱它為世界8大奇蹟之一。

穿過南門就是一個大庭院,由一個十字形的寬闊水道,交匯於方形的噴水池。

從陵墓往南看庭院和南大門

無數的人在此攝影留念,並採用各種各樣有趣的姿勢,比如這個姑娘高高跳起來的一瞬我搶拍下來,懸停在空中效果還不錯吧。

啊,終於來到泰姬陵的面前來了,

下面抄寫一部分百度百科上的介紹吧:"陵墓的基座為一座高7米、長寬各95米的正方形大理石,陵墓邊長近60米,整個陵墓全用潔白的大理石築成,頂端是巨大的圓球,四角矗立著高達40米的圓塔,莊嚴肅穆。象徵智慧之門的拱形大門上,刻著《古蘭經》。中央墓室放著泰姬和沙·賈汗的兩具石棺,寶石閃爍。 寢宮居於陵墓正中,四角各有一座塔身稍外傾的圓塔,以防止地震塔傾倒後壓壞陵體。寢宮的上部為一高聳飽滿的穹頂,下部為八角形陵壁,上下總高74米,用黑色大理石鑲嵌的半部古蘭經的經文置於4扇拱門的門框上。寢宮內有一扇由中國巧匠雕刻得極為精美的門扉窗欞。寢宮共分宮室5間,宮牆上有構思奇巧的用珠寶鑲成的繁花佳卉,使宮室更顯光彩照人。中央八角形大廳是陵墓的中心,在牆上鑲嵌著淺浮雕和精美的寶石。中心線上安放著泰姬的墓碑,國王沙·賈汗的墓碑則位於其旁邊。"


陵墓頂端巨大的穹頂


鑲滿寶石花紋的拱形大門


陵的四方各有一座尖塔,高達40米,內有50層階梯,是專供穆斯林阿訇拾級登高而上的。


從側面看陵墓


圓塔和角樓


牆上的花紋


大理石上鑲嵌的寶石裝飾


陵墓的東門

在陵墓主體兩旁各有一座清真寺,以紅砂岩建築而成,頂部是典型的白色圓頂,而興建這兩座清真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維持整座泰姬陵建築的平衡效果,以達到對稱之美。
清真寺的正面照

清真寺的側面照

清真寺內部

從清真寺內看主陵墓

清真寺的內部裝飾也非常講究,花紋,線條精美。


從泰姬陵出來,讓司機立即開奔阿格拉堡。

阿格拉堡位於亞穆納河畔的小山丘上,距泰姬陵約15公里,全部採用紅砂岩建造而成,故又稱紅堡,與首都德里的紅堡齊名。這座方圓1.5平方公里的宮堡,外形非常雄偉壯觀,城內的宮殿,雖經歷漫長的歲月,多已失修,但畫梁和牆壁上精巧的雕刻與設計,仍隱約保存著昔日富麗堂皇的風貌。
門票據說是外國人300盧比,如果當天參觀過泰姬陵,憑門票只要付250盧比即可。

遠自16世紀莫臥兒王朝.從那位信奉回教的成吉思汗的後裔巴卑爾立國起,阿格拉就成為皇都。尤其是阿克巴大帝(系沙傑汗的祖父)選中了現今阿格拉堡的城址,費了近8年的時光,終於在1573年建成了這座古堡。它具有宮殿和城堡的雙重功能,城牆高20米,因全部用紅砂岩砌成,在陽光照耀之下,發出刺眼的紅色。

老天爺很照顧,當天的天氣不錯,在藍天映照下紅色城牆顯得異常鮮艷。


精美的城堡大門--阿瑪爾•辛格門Amar Singh Gate


伊斯蘭建築風格的阿克巴之門Akabri Gate的石柱


進入城門後是一條窄長的石路,兩邊的高牆讓我想起故宮裡也有類似這樣一條路,通向深宮後院。。

堡內有著名的 "謁見之廳",是莫臥兒王朝帝王接見大臣、使節的地方。另有加漢基爾宮(Jehangir's Palace)、八角瞭望塔(Octagonal Tower)和莫迪寺(Moti Masjid,因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而成,精緻典雅,故又稱珍珠寺)等建築物。
阿格拉古堡建築是印度--伊斯蘭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作。古堡內的建築物曾多達500多座,但保留至今者已經很少。1983年被列人世界遺產名錄。



穿過城牆後右手就是加漢基爾宮(Jehangir's Palace),加漢基爾宮是城堡中的重要建築物,宮內大院四周有二層小樓環繞,宮牆金碧輝煌,彩畫似錦。
加漢基爾宮是古堡內最大的私人住所,外看有三層高.突出的半圓堡壘由下至上分別由三層鏤空,兩層雕刻,和一層穿通的窗欞構成,外加圓頂.層與層之間是花紋各異的石雕.據說宮殿原來融合印度和中亞特色,後來被沙賈汗改建為現時看到的莫臥兒式.


加漢基爾宮前的阿格拉堡旅遊指南圖


加漢基爾宮門


以上為加漢基爾宮一些的細節照片,從精雕細琢的花紋可以看出它製作之精緻。

穿過宮殿走到加漢基爾宮後面的平台上可以遠眺泰姬陵,

從這個角度看上去這迷人的陵墓建築又是別有風味。

阿格拉堡有一座八角形的石塔小樓Musamman Burj(Octagonal Tower/八角塔),登臨塔頂,極目遠眺,可以看到舉世聞名的泰姬陵,前面就是亞穆納河,與阿格拉堡遙遙相對。據說,當年修建了泰姬陵的沙傑汗王被其第三子幽禁在這座古堡時,就是經常默默地坐在小樓中,懷著無限的思念之情,望向泰姬陵,似乎在傾訴他那一顆孤寂哀傷的心,直至鬱郁死去。



下面選擇幾個著名的景點簡單介紹一下:
後花園----鶯歌兒園(ANGURI BAGH)


作為莫臥兒帝國時期的花園,鶯歌兒園與較大的泰姬陵的CHARBAGH園一樣,均是十字分割,中央是台池。

鶯歌兒園的後方即是後宮娛樂殿----哈斯廳(KHAS MAHAL)

Macchi Bhawan, 又是一個大的庭院,不知道中文怎麼說.Shish Mahal (Mirror Palace),Macchi Bhawan後的宮殿,據說這裡是昔日女眷的梳妝間.鏡宮的牆上鑲滿各式寶石和細小的鏡片,因而也把此處稱作為鏡宮(Mirror Palace).

用來接見王宮貴族或重要的外國使節的便殿(Diwan-i-khans)

鏡宮旁邊的大陽台,在這裡也可以遠眺泰姬陵


腳下就是城牆,不遠處就是亞穆納河

皇室婦女們專用的珍寶清真寺(Nagina masjid)

公眾大廳(Diwan-I-Am).公眾大廳為沙賈汗所建,是帝王聽取臣民柬言之地.據說原為木造建築,後改建現在所見的大理石結構.公眾大廳由石柱支撐著平頂.廳內相連的水平或垂直的兩根石柱,即構成一道拱門.大廳側面各有三道,正面共有九道.這些呈上升波浪型門楣的尖頂拱門使廳內層次突出,設計充分考慮到遮陽,透風,回音等因素.


MotiMasjid(珍珠清真寺),紅砂岩牆壁,頂上是三個白色大理石穹頂,據說曾是印度最美麗的清真寺。



這一天晚上回到酒店已經是8點半了,大家都比較累,懶得出去找飯館了,於是在酒店裡的日本料理店隨便吃點喝點睡了。

2月19日

中午從酒店出發去德里中心的印度門,據說是德里的一個象徵性建築物,是1921年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和印度陣亡的7萬名將士而建的,又稱"印度戰士紀念碑",位於拉傑巴特街東端,巍峨聳立在王子公園中心。它的外形與法國巴黎的凱旋門相似,高48.7米,寬21.3米,全部用紅砂石砌成。拱門高42米,門上端刻著"印度"的英文字母及修建年代,門洞兩壁鐫刻著1.3萬多名陣亡將士的名字。

果然是印度,這裡人山人海,幹什麼的都有,板球的划船的賣小吃的。颳起一陣風土還挺大,於是拍了一些照片後早早離開。照片都在flickr上,就不放這裡了。

後來去了一個附近的小購物中心,在一個比較漂亮的咖啡館吃了午飯,點了個義大利麵條,味道還不錯。不過感覺還是有些咖喱味。



後來買了些印度的特產,比如茶什麼的。這裡很明顯外國人比較多,歐美的日本的中國的遊客等,看起來是挺有名的。不過建築物確實很印度特色,破破爛爛的照片就不放上來了。

之後出發去印度國家博物館,

展品主要是文物,古代的藝術品如青銅器石雕佛像印度繪畫等等。

對博物館的這個圖比較敏感,介紹了世界上4大文明的各個發展時期,從下圖看起來印度文明歷史最為悠久,
而中華文明在這裡似乎歷史最短。咱不是歷史學家不知道它的客觀性如何,但是印象深刻。

博物館的建築比較老,有些牆面都潮濕變黃,很多展品都不放在櫥窗里,如果想用手摸都沒人管。

作為中國人來說,從小就看慣了各種文物,對這裡倒沒覺得更多的新鮮。

然後來到康諾特廣場(又稱拉吉夫廣場),這裡是新德里的中心商務區、旅遊以及交通中心,以歐洲文藝復興和古典風格為主的中央廣場和中心公園構成,人潮滾滾,可惜建築物一如別的印度地方,很多地方都是破破舊舊,甚是可惜。



廣場中心是個公園,進去看看還有個軍樂隊在免費表演,不過到處都是人,很難安靜下來休息一下。

從中心公園出來正好趕上落日,趕快拍下這太陽的餘輝。

這之後又去月光市場,是位於舊德里消費品零售和批發中心,小店和地鋪無數,人多的車也開不動,跟趕集似的,雖然俺沒趕過集,不過這裡就像一個鄉村大集市,賣的東西看上去也都是很粗劣的便宜商品。

晚飯到賈瑪清真寺附近的一家著名飯館,叫KARIM,是伊斯蘭族料理,所以店員都跟一般印度人不一樣,看上去更像中國的維吾爾人。這家店很多導遊書和雜誌都介紹過,包括美國的國家地理。

順便提一下賈瑪清真寺是全印度最大的清真寺("賈瑪"的意思是"大"),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可惜晚上了黑黑的也看不清楚。

料理還是很好吃的,尤其是烤肉讓我想起北京的以前的新疆村來,感覺味道很接近。


晚上回到酒店都10店多了,不過還是在大堂喝了會兒酒才去睡覺。

2月20日
白天開會,晚飯去附近一家五星酒店裡的飯館吃飯。飯後出發奔向機場,結束了一周的印度之行。




支 持 本 站: 捐贈伺服器等運維費用,需要您的支持!
支 持 本 站: 捐贈伺服器等運維費用,需要您的支持!

發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