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日本市場新業務時的思路

支 持 本 站: 捐贈伺服器等運維費用,需要您的支持!

對準備在日本開展新業務時的思路做個總結,這些基本都是自己在工作中的親身感受,
不少東西是在水面下的,從外部不容易觀察出來,
但是在公司不斷成長過程中就會發現很多細節的重要性,以及多方面的人才和管道的重大作用,
這也是自己近年參與了一些宏觀性管理工作以後才理解的。

日本人的性格特點:
・相對來說比較內斂,沒有中國人美國人印度人那樣直截了當,喜歡用更加婉轉的方式表達意見,
或者隨大流,不願意和別人表現出太多的衝突。
因此溝通時需要多花時間,多聽取上下文的關聯性,不能只聽表面的回答就簡單下結論
・比較纖細,在音樂美術建築等人文方面很感性,對於UI/UX和產品細節非常敏感,
因此需要絕對避免粗糙和簡單抄襲式的設計,可以考慮採用日本人的設計諮詢公司來做產品外形設計
・對自己信任的東西會非常忠誠,一旦覺得好用以後會一直使用下去,
比如谷歌進入日本搜索市場已經很多年,但是市場份額還是沒有超過雅虎日本;
比如對中國漢字文化的熱愛,沒有像韓國越南韓等地放棄漢字作為官方語言
・對年輕人來說,如果能夠把可愛的卡通形象用於產品和logo,成功的可能性會增大



支 持 本 站: 捐贈伺服器等運維費用,需要您的支持!

開拓新市場時的建議:
・執行力最重要。不擺花架子,不輕易放棄,不居高氣揚,不卑不亢
・踏實地建立本地公司形象,不急進,穩健地逐步業務展開,建立中長期戰略,不急於求成
・花時間和精力建立起能讓本地用戶信賴的品牌效應
這方面最失敗的應該是B度了吧,由於產品質量問題和產品團隊資源投入不足,
該品牌成了不安全的代名詞,在媒體上負面新聞不斷,極大破壞了自己的企業形象。
最近C秋航空也開展了日本市場,他們就非常穩健,不急於擴大市場,
先面向消費者逐步建立品牌意識,我認為他們的戰略非常正確。
・中國產品本身在消費者中就有粗製濫造的惡評,因此注重產品細節,
按照本地消費者的標準來抓產品質量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其實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索尼松下豐田本田開拓美國市場時,
美國人對日本產品的認識也是類似的。
但是現在很多美國人都不知道豐田等是日本品牌了,
這些公司的成功經驗應該有很大的參考性。
・需要一支強大的客服團隊,不僅僅是充足的電話/郵件客戶支持方面的人力資源,
站在日本消費者的立場最好能從產品設計階段就參加到開發過程中,
產品上線後需要什麼樣的內部系統,和產品部門需要什麼樣的合作流程等等,
最好在設計階段都能反映到系統設計裡面
・需要和合作方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最好採用本地日本人來做推廣和技術支持,
因此他們更熟悉對方的文化和語言,能更好的把客戶的需求吸收進來
・和政府部門建立良好的關係,最好有內部管道,能夠在政府建立新政策時就參入到討論過程中
・和媒體建立良好的關係,對於發布新產品,或者在發生負面事件時,
迅速及時/誠實/耐心/開放地向媒體發布各種資訊
・注重資訊安全,最好能取得ISMS,因為政府部門和很多公司都非常重視這個認證,
因此安全性方面的人才必不可少
・需要一支精通本地法律的法務部門

日本工程師的特點
・一般來說注重細節,出活雖然不太快,但重視測試,因此產品質量基本良好
・日本人對於抽象的概念接受能力稍差,在大系統的構架,建立邏輯模型方面一般的工程師不夠得心應手
・日本的工程師更喜歡解決具體的業務性技術問題,對於技術核心和深度技術理論有些敬而遠之
・比較踏實勤勉,不怕干一些單調的髒累活

理想的工程師工作環境
・提供良好的硬體設備,包括桌椅,PC機,螢幕,鍵盤等細節
・安靜的個人工作空間(自己公司的內部系統還能夠自由設置空調的溫度,十幾平米範圍的局部調整都可以)
・對團隊和項目組提供充分的會議室/白板/投影儀/看板等設施
・技術交流/培訓的機會
・如果有食堂,租房補貼等更好
・為優秀的人才提供足夠的薪金或者期權,讓他們能夠專注於開發而不受其他IT公司的誘惑,
畢竟這個行業里人才爭奪非常激烈,比起傳統行業跳槽率高不少

關於大規模網際網路系統開發運維和組織管理的總結

支 持 本 站: 捐贈伺服器等運維費用,需要您的支持!

發布時間: